4月7日,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云南火电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文山西畴光伏电站项目,面对梯田地形陡峭、茶树分布密集等复杂施工条件,项目团队突破传统思维,创新采用无人机吊运混凝土技术,成功解决了材料运输难题,为项目按期并网发电提供了坚实保障。
该项目位于海拔1170至1640米的山区茶园,场地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地形高差大,地形坡度整体多在20至30度之间,局部可达30至40度;二是作业面狭窄,茶树间距不足1米;三是生态要求严格,需避免机械碾压破坏茶树。传统溜槽输送和车辆运输方式在此完全失效,若采用人工搬运,日均混凝土运输量不足1.5立方米,将严重延误工期。
经过多次实地勘测,项目团队最终决定采用重载无人机进行混凝土吊运,这一方案不仅能有效满足短距离、高落差、多频次的作业要求,同时无人机还配备了高精度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能够精确控制飞行高度和速度,实时感知吊运过程中的各种状况并及时调整,有效避免吊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晃动、洒泼等问题。经估算,无人机吊运混凝土作业法效率是人工搬运的16至20倍,若采用多机协同,效率可达人工的30倍以上,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和施工安全风险。
项目负责人表示,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大力弘扬“西畴精神”,通过“四新”技术应用,提升项目履约水平,推动新能源建设向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的方向发展,为“双碳”目标实现贡献云南火电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