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屋脊的风电场到阿里高原的光伏矩阵,从传统水电规划到西藏重大项目落地,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下称“昆明院”)的工程师们以大无畏的向上之力,问鼎工程“巅峰”;以一项项突破性精品工程,助力西藏地区清洁能源发展,在雪域高原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潜心深耕数十载,能源建设的“拓荒者”
早在本世纪初,昆明院便聚焦西藏能源匮乏难题,以专业技术和大无畏勇气扎根高原,成为西藏能源建设的“第一梯队”。2001年,昆明院参与西藏自治区首个自主建设管理的昌都金河水电站工程监理工作,陆续参与雪卡水电站环评监理、觉巴水电站EPC工程,藏木水电站、加查水电站、如美水电站的设计咨询等工作,以及GS、QZK、KX等一系列西藏水电工程勘察设计,持续为西藏能源构成筑牢坚实基础。
不仅如此,昆明院的足迹还延伸至西藏重大民生与基建领域。2013年9月,牵头设计施工总承包的西藏林芝县至墨脱县排龙至金珠曲通村公路,沿雅鲁藏布江贯通扎墨公路与318国道,以145公里“沿江生命大通道”打破区域交通壁垒。从参与世界650余座水电站勘测设计咨询,到助力世界在建最难引水项目“滇中引水”工程,再到建设西藏八宿弄利错水库吉达配套灌溉区工程,以及攻克西藏RD抽水蓄能电站670米钻探深孔技术难关,数十载积累,为西藏重大水电项目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2021年6月,昆明院当选西藏自治区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单位,这是对该院数十年如一日深耕、助力西藏水电事业的高度认可。
勇攀新能源巅峰,世界之最的“问鼎者”
近年来,昆明院以技术创新为刃,不断刷新高原能源建设的世界纪录,从世界海拔最高光伏项目到全球首个超高海拔构网型光储项目,用一个个“中国高度”为西藏注入清洁能源动能。
才朋二期光伏发电项目,为当时世界最高海拔
2024年12月14日,西藏华电山南乃东亚堆乡才朋100兆瓦光伏项目并网发电,以5228米的场址海拔,成为当时世界海拔最高的光储项目。项目按照“畜光互补”模式设计电站,优化组件阵列倾角、高度和间距,确保了牧草的生长和周边草场的可持续发展。
阿里改则光伏项目,构网光储电站高原实践
2024年10月31日,昆明院牵头EPC总承包的全球首个超高海拔构网型光储光伏项目——西藏开投阿里地区改则县3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该项目攻克海拔4780米、超低温度、极弱电网三重难题,创造了高原光储建设的奇迹。
山南琼结风电项目,刷新世界最高海拔纪录
西藏华电山南琼结60兆瓦风电项目,平均海拔5228米,最高机位达5370米,刷新世界风电在建项目海拔纪录。面对施工区含氧量仅为平原57%、昼夜温差超20度、9级大风频发的极端环境,项目团队创新采用“分段吊装+模块化运输+精密协同”方案,首次在5300米海拔应用单叶片吊装工法,大幅提升施工效率。2025年4月至7月,项目先后完成最高机位基础浇筑、升压站主变压器就位、首台风机吊装,稳步推进建设。
拉萨尼木风光储基地,世界海拔最高多能互补标杆
2025年5月29日,昆明院牵头EPC总承包的西藏华电尼木1吉瓦风光电基地一期100兆瓦风电项目首仓浇筑完成。作为世界最高风光储基地、拉萨市域首个1吉瓦级风光电基地核心组成部分,项目构建起海拔超4800米的吉瓦级“风光储协同”新格局。
那曲曲果嘎姆风电,藏北高原最大风电工程
西藏开投那曲曲果嘎姆200兆瓦风电项目,最高机位点海拔4850米,建成后将成为西藏规模最大风电项目。2025年6月28日,首台风机塔筒在13#机位精准就位,标志着西藏高寒高海拔风电施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昆明院以不断向上攀登的精神,持续突破海拔与技术的双重极限,不仅创造了能源建设的“中国高度”,更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高原特色路径,为西藏“双碳”目标实现贡献着不可或缺的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央企业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
规划与实施并举,向上向善的“践行者”
“十四五”期间,昆明院启动西藏3条中型河流的水电规划,为西藏水电资源可持续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开展了多地市清洁能源复查工作,对水能、风能、太阳能、抽水蓄能可再生能源资源进行了全面复查,编制了清洁可再生能源资源复查报告;开展了昌北地区常规水电、抽水蓄能与风光资源规划,构建清洁能源规模级“风光水储”一体化基地,为昌北能源开发绘就清晰蓝图。
自2008年起,昆明院先后派出百余名援藏干部,点亮世界第三级的同时,更让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老藏精神”,点亮了昆明院新的精神灯塔。
昆明院的高原建设之路,始终与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紧密相连。从为拉妥中心小学捐赠物资、赴山南市郭乃村慰问群众,到在阿里改则开展助农行动,再到才朋光伏项目中推行表土剥离生态保护措施,每一项工程都承载着“惠民”初心。
如今,昆明院仍以向上向善之力攀登不止,不断创造能源建设的“世界高度”,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的高原路径,用清洁能源为西藏绘就“双碳”目标下的发展新篇,以央企担当书写雪域高原的繁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