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挺膺担当 能源强国——华能澜沧江突破世界技术难题的流域梯级水电工程项目建设与运营管理实践
时间:2024-10-13 信息来源: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能源院/文 王晓茜,刘艳萍/图点击数:782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明确了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方向,为我国统筹能源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10年来,中国华能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能源安全新战略,奋力推动能源革命,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微信图片_20241012173721.png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长期专注于澜沧江流域绿色水电开发与运营管理,在水电开发建设过程中,攻克了复杂环境带来的一系列重大困难和难题,形成了一套突破世界技术难题的流域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运营管理方式,有效推动了世界水电建设和高坝通航技术发展。

  在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中国国有企业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案例集》中,中国华能集团选送的11个案例入选,全面展现了中国华能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中的责任担当。其中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突破世界技术难题的流域梯级水电工程项目建设与运营管理实践》尤为突出。

  目标引领,构建分级一体全链条管理体系

  以绿色电力,水能兴邦为企业愿景,深入实施流域水电开发与运营。强化水电建设过程管控,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造福移民。按照集中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原则,搭建一级法人,两级管理管理架构,建立大公司、小电厂、运维检合一”“远程集控、无人值班等生产运营管理体系,形成分级一体全链条管理体系,推进流域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运营稳步有序攻坚克难。

▲华能澜沧江公司集控大厅.jpg

华能澜沧江公司集控大厅

  创新驱动,突破水电开发建设世界级难题

  科技创新与工程建设一体化管理。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水电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搭建国家—省部—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平台,以重大工程需求为牵引,多元科技投入为支撑,协同攻关为抓手,全方位开展吃螃蟹式的原创科技攻关,突破特高拱坝体型结构、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高坝复杂地基处理、高坝抗震及防渗、超高边坡(700米级)加固治理、高水头大容量高转速水轮发电机、高坝通航、升船机及过鱼设施等大水电开发卡脖子关键技术。

 “三精三化推进工程建设。按照精心设计、精细施工、精益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推进水电建设。确保工程安全质量,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同时,多项核心技术成果已固化至行业规范,并在国内多座水电站广泛推广应用。先后实施研发的数字小湾、糯扎渡数字大坝智能黄登等水电工程建造体系,引领坝工建设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升级迭代。 

  打造水电领域原创技术策源地。积极投身国产化改造,2021年建成投运全国首台700兆瓦水电机组国产计算机监控系统,解决了水电计算机监控系统软硬件长期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难题,为我国水电计算机监控系统国产化推广应用提供了“华能样板”,完成重大技术创新34项,17项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景洪电站水力式升船机塔楼.jpg

▲水力式升船机塔楼

▲小湾电厂监控系统国产化改造现场.jpg

小湾电厂监控系统国产化改造现场

  智能赋能,推动水电建设运营技术发展

  深入推进智能水电基建。首创发布企业级BIM、GIS标准,搭建BIMGIS施工应用场景,工程设计精确至结构单元,大坝浇筑全面实现信息智能采集、监测、仿真、控制、挖掘应用,实现水电建设全过程全方位智能管控,开创我国混凝土大坝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领域智能监控新模式。

  积极打造智慧电厂。主动融入数字化转型和智慧能源建设,在小湾、糯扎渡基本建成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智慧电厂示范项目,成功立项中电联团体标准《智慧水电厂建设技术规范》。

  创新实施流域远程集控。深入研究梯级优化调度关键技术,开创了水电集中运行新模式,11个电站、55台机组、2180万千瓦容量远程集中控制和运行, 实现水资源高效、经济、综合利用,获评国家能源水能高效利用示范基地。

▲小湾水电站全景图.png

▲小湾水电站

▲糯扎渡水电站全景图.png


▲糯扎渡水电站

  和谐互促,构筑多维立体生态保护防线

  坚持环保与发展并重。实施立体化保护、项目化管理的生态保护体系,持续整合资源,形成绿色生态网络。大力开展珍稀鱼类增殖放流和技术研究,世界上首次成功实现人工繁殖巨魾,成功繁育13种土著鱼类;实施高坝分层取水,率先建成全流域环境监测数据库,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治理。因地制宜布置鱼类增殖站、珍稀植物园等设施,护航电站周边生物多样性环境。

▲黄登水电站升鱼机系统全景.jpg

▲黄登水电站升鱼机系统全景

  为中国水电打造世界名片

  有效推动世界水电建设和高坝通航技术发展。持续挑战水电工程技术高峰。相继建成小湾、糯扎渡、黄登等国际里程碑工程为代表且各具特色的大中型水电工程10余座。荣获国际里程碑工程奖3项,国家优质工程金奖詹天佑奖2项,中国电力行业优质工程奖9项。发明世界首创、中国原创、具有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力式升船机,从原理上突破了传统升船机的技术瓶颈,为世界高坝通航提供了全新、先进、实用的技术选择。破解特高拱坝体型结构、温控防裂、大跨度大断面地下洞室安全高效开挖支护、变形稳定控制等多项世界级水电建设技术难题。高坝建设核心技术成果固化至行业规范,牵头编制行业大坝智能建设技术标准,填补世界大坝智能化施工技术标准空白。创造出的一系列世界水电的新纪录、新标准推广运用多座巨型水电建设中,为中国水电打造世界名片作出了积极贡献。

▲黄登水电站斩获国优金奖.jpg

▲黄登水电站国优金奖

  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有效达成流域梯级电站运营效益最大化。整体推进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形成水风光一体、跨流域开发、国内外协同良好发展格局,实现防洪、发电、生态、航运等综合效益最大化;2180万千瓦装机远程集控、55台机组无人值班。2017年华能水电成功上市,2023年华能四川公司100%股权注入华能水电,打造股东投入与资本市场融资双轮驱动,为企业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水光一体化项目.jpg

▲水光一体化项目

  生态共享脱贫共进

  有效实现当地社会环境友好共享发展。累计输送清洁能源超万亿千瓦时,移栽珍稀植物10万余株,实现13种土著鱼类成功繁育,建成动物保护点3处,大批行业创新示范性强的环保科研成果在流域得到了示范和应用。推动流域和谐共处,助力地方脱贫振兴。帮扶云南4县拉祜族、佤族两个直过民族实现历史性整族脱贫,带动解决40个县共11万群众的民生难题。

▲直过民族感恩墙.jpg

▲“直过民族”感恩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