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第六届“云岭工匠”、水电十四局劳动模范 马红钧
马红钧,男,汉族,1980年2月出生,云南大理人,本科学历,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2003年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自2003年7月进入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水电十四局”)工作以来,马红钧先后参与了重庆彭水、云南龙马、四川长河坝、乡城、云南红石岩、贵州角木塘水电站,云南晋红高速公路和山西中部引黄水源工程、滇中引水工程等九个项目的工程建设。曾任技术员、工程管理部长、生产副经理、项目经理职务,具备丰富的水电站项目施工管理经验。现任水电十四局土木工程事业部副经理(分管“滇中引水”工程丽江段2标)。先后荣获水电十四局原曲靖分局先进生产者、创先争优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项目经理等称号;2016年荣获水电十四局特殊贡献三等奖,2017年5月荣获“云南省第二十二届劳动模范”,2019年荣获“最美云岭国企人”称号。
攻坚克难、破解难题
香炉山隧洞是“滇中引水”工程的控制性工程,也是整个工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是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的“上甘岭”,更是名副其实的硬骨头。针对香炉山隧洞涌水突泥、变形塌方频发导致进度滞后的困难和问题,马红钧始终高度统一思想认识、稳抓稳控各项责任落实,全力以赴破解香炉山隧洞施工难题。持续利用科技手段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强化超前地质预报、安全监测等技术手段,充分利用掌子面可视化监控系统把控施工现场工序循环状态,确保现场安全、质量可控。
同时,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时常同公司、事业部沟通协调骨干攻坚力量、专家全面分析总体建设工期,组织制定相应的施工应对措施,提出合理化建议,着力更新管理理念,组织策划开展“鏖战香炉山,建功彩云南”、“百日攻坚”立功竞赛、“百日冲刺”等一系列劳动竞赛活动,以稳步推进工程建设,抢回部分滞后工期,为加快推进滇中引水控制性工程建设奠定基础。
马红钧在施工一线时刻强调:要不断强化“质量生命意识、标准程序意识、责任担当意识”,实现精细化管理,无条件尽全力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努力把滇中引水工程建设成为“安全工程、优质工程、生态工程、民心工程、廉洁工程”。
提高认识,工作务实
“滇中引水”工程丽江段2标是整个引水工程全线关键控制性工程,不论在地理位置还是重要性上都处于咽喉的位置,在全线占据非常重要的一席,同时也是全线最困难的工程,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施工环境异常恶劣,隧洞还不是平洞,是坡度大,路线长的斜井,上级领导专家多次进行考察调研,无不感叹工程的难度。在带领滇中引水工程施工建设中,马红钧同志长期驻守在工地一线,哪里最难攻哪里,统筹推进丽江段2标项目工程建设,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较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施工组织过程中马红钧严格执行有关规程规范,认真执行各工序的质量检查验收、安全隐患排查,积极推动项目教育培训及人才干部培养,顺利实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2020年,疫情形势不容乐观,为了全面提速“滇中引水”工程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积极实践,对冲疫情影响、助推社会经济发展。马红钧带领项目部把提速滇中引水工程建设当作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完成年度建设目标任务,为全国经济稳定增长、云南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贡献,在这么多困难的前提下,3-1号洞开挖施工连月创历史新高,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项目部不惜一切代价来保生产,同时,创下开挖月进尺74米的佳绩,达到国内同类斜井隧洞施工领先水平,取得了工程建设的重大突破。
勇挑重担,冲锋在前
马红钧同志在施工一线工作的十八年里,总是“哪里困难,就奔赴到哪里”,通过自身行动和优异成绩体现了不畏艰险、勇挑重担、冲锋在前的劳动模范本色。2019年参加滇中引水工程建设以来,他由一名常务副经理转换为一名香炉山隧洞建设包保责任领导,长期驻守现场,极大壮实了水电十四局驻守“伟大工程”滇中引水建设现场的攻坚骨干力量,也是名副其实的攻坚突击队长。
香炉山隧洞地质条件恶劣,大坡度长斜井施工难度高,马红钧在工地的每一天都亲自到隧洞掌子面实地查看、预判围岩情况,并及时组织制定相应的解难措施。隧洞开挖期间,围岩条件较差、隧洞大突泥、大涌水、大变形频发,导致施工进度迟缓,工程进度严重滞后,马红钧一方面总结以往施工经验,积极倡导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新工艺、新理念,首要强调施工安全,另一方面组织强有力的协作队伍,改变开挖方式,增加开挖设备、人员投入,全力满足了隧洞攻坚的需求。
在一个又一个困难面前,马红钧毫不犹豫肩挑重担,凭借过硬的施工技术和强有力的执行能力,有条不紊地组织安排施工,协调推进施工生产,克服重重困难,2020年度保质保量地出色完成各项施工任务。
技术尖兵,久久为“攻”
施工未到,技术先行。马红钧凭借专业的水电施工知识,熟练的施工工法、措施运用,以及优秀的技术管理能力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隧洞变形、塌方施工建设的难题。香炉山隧洞3号、3-1号支洞开挖前期,围岩自稳性差、变形大,频繁遭遇流沙、涌泥事故,使用传统的洞室开挖施工法几乎是寸步难行,开挖施工被迫停止。马红钧深入施工现场仔细观察、反复研究后,确定了新的施工技术措施:一是重点加强支护质量,强支护解决隧洞开挖造成的掉块、塌方;二是借鉴高速公路施工技术措施,在隧道底板进行临时仰拱施工,支撑围岩,确保整个隧洞的稳定性,减缓变形量;三是合理控药进行爆破作业,确保开挖支护安全,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开挖难题。
马红钧不仅深谙水工技术管理,还是一名爆破专家,持有爆破高级工证书。早在2005年,马红钧就参与设计、现场实施,成功进行了龙马水电站洞室爆破施工,此次爆破总装药量149吨,是云南省装药量最大的爆破作业项目,堪称“云南第一爆”。之后天花板、长河坝、红石岩等项目部的爆破施工,都是由马红钧指导实施,为工程土石方开挖、料场开采奠定了基础,也提高了项目部爆破作业施工水平。2013年11月,马红钧作为水电十四局代表,参加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爆破技能演练大赛,以其深厚的爆破施工知识和娴熟的现场操作,在笔试、模拟实战中脱颖而出,以优秀的成绩名列前茅,为水电十四局争得荣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十八年的水电站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中,马红钧不断用行动诠释着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精于技术的“真铁军”精神,为全体员工树立了模范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