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疤是一个焊工的最高荣誉

——中央企业劳模、国家能源集团首席焊工、云岭工匠、云南省焊工技术状元 费海涛

费海涛,中共党员,焊工高级技师,国家能源集团首席焊工。曾获“云南省焊工技术状元”“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优秀选手”“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优秀技能选手”“云南省首届云岭工匠”“云南省‘万人计划’首席技师”“国电劳动模范”“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国家能源集团“国能工匠”“全国优秀创新工匠”、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大国工匠”等荣誉称号,为202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06费海涛工作 拷贝.jpg

信念坚定的共产党员。他理想信念坚定,对党忠诚,30年来扎根基层,焊接技艺高超,工作业绩突出,在行业内享有良好声誉。其先进事迹被云南省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多次参加云南省劳模宣讲团深入基层宣讲,20224月,他在云南省总工会“喜迎党的二十大——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活动中开展“匠心铸就技能报国之路”的主题宣讲,引起较大反响。

不断进取的焊接状元。他勤学苦练,掌握了高超的焊接技能,多次参加各类技能竞赛,曾获云南省焊工技术状元”“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破解难题的技术能人。他多次承担急重任务,攻克多项生产技术难题,尤其对复杂高难焊接工程有成熟的解决方案。近3年来,解决3号机启动过程中高压缸进汽短管法兰结合面泄漏螺栓拆除”等关键技术难题18项,节约费用百万元。他协助中老铁路铁塔生厂企业,帮助拟定工艺文件,培训操作工人,引进最先进的检测技术,全流程的提升塔脚焊接质量,良品率大幅提升,同时还培养了52名优秀焊工、2名探伤检测人员,为工程建设储备了人才,为中老铁路建设筑牢了塔基。他攻关处理国能小中甸水电站进口转轮裂纹补焊难题,突破外国技术封锁,解决了困扰电站多年的“卡脖子”难题。

06费海涛工作1.jpeg

甘为人梯的焊工教练。他传承工匠技艺,开办焊工培训讲座,带徒传艺,培训学员千人次,带徒25人,培养技术骨干9其中多名弟子在各级焊工技能竞赛中获得好成绩,一名弟子获得“云南省焊工技术状元”称号,并一举斩获“云岭工匠”、云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他开启“校企合作”模式。云岭工匠高校工作室——费海涛工作室”在昆明理工大学挂牌,目前已与云南技师学院、红河技师学院、玉溪技师学院等多所职业院校达成合作,开展校企合作培训41次,参训学生5748人。

精益求精的裁判他积极投身“技能云南”行动,助力高技能人才培养,深入重点工程服务技能竞赛,先后以专家组组长及裁判长身份,先后协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省人社厅、省总工会等举办了11次国家一类及省部级重大专业技能赛事。2020年10月,在担任云南省第十七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电焊工赛项裁判长期间,为“滇中引水”工程昆明段各参建单位负责人主讲“传承工匠技艺、弘扬劳模精神、筑梦滇中引水、打造精品工程——焊工职业技能竞赛助推工程建设”专题讲座,促进工程质量提升,并向省领导做了专题汇报,获得肯定和好评。

费海涛工作2 拷贝.jpg

持续创新的云岭工匠。他获评云南省首届云岭工匠,领衔三个省部级创新工作室,开展“4号汽轮机高中压外缸中分面修复”等技术创新23项,获国家专利授权2项,3项网络微课被中国工会数字资源库中国工人出版社收录2021年10月,“云岭工匠费海涛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云南省示范性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019年10月,被《中国工业报》社授予全国“优秀创新工匠”称号。2023年,被国家能源集团授予“国能工匠”称号,受聘为集团级首席师。2023年10月,被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全国委员会推荐为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大国工匠”。

甘于奉献的劳动模范他敬业爱岗,甘于奉献,30年如一日,坚守焊接,传承工匠技艺,弘扬劳模精神,用钢铁裁缝师的巧手为云南焊接事业奠定基石,用一把焊枪铸就了不凡人生,并先后荣获国电集团劳动模范称号(授予特级奖章)、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2023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一根筋造就百事通

——国家能源集团劳动模范、国家能源集团云南公司首席师、红河州建功能手 凌国峰

凌国峰,男,汉族,19949月参加工作,云南建水人,中共党员,高级技师,现任国能开远发电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主任工程师。

image.png

有人说他是“一根筋”,因为对待工作他总是一丝不苟,严谨细致。面对设备出现的各种问题,凌国峰总有解决的办法,由此又获得“百事通”的雅称。

扎根电力生产一线三十载,涉足电厂多个专业,凌国峰是一名在发电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他以平凡创造非凡,用坚持诠释匠心,将对企业的热爱化为具体行动、落实到岗位中。

从初出茅庐的“小白”,逐渐锻炼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一路走来,凌国峰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凭借自己的敬业精神和卓越技艺,成为了开远公司热动专业的行家里手,先后获得“云南省科技创新成果奖1项,电力科技创新成果奖2项,中国电力煤炭能源等行业科技技术奖2项,授权专利4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发表核心论文5篇、专著1部,编制标准9项,并荣获“国家能源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国家能源集团集团公司百名优秀员工”“国家能源集团云南电力有限公司首席师”“红河州建功能手”等荣誉称号,他用多年的实践和创新,诠释了一个电力人的“工匠”精神,用行动印证了“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

执着专注 行动磨砺匠心

十年磨一剑,非一日之功。凌国峰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来自数十年如一日的好学肯干和刻苦钻研。

image.png

在不熟悉他的人的眼里,凌国峰可能是个做事吹毛求疵、过于较真的人。1994年电力技校毕业后,一心扎在这个山沟里,就没离开过电厂,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仿佛都在修行,办公室——宿舍——办公室。生活中的凌国峰话不多,爱翻阅一些业务书籍,平时与他闲聊,他会送你一个白眼,然后扭头就走,但谈到工作、讲到设备,他却滔滔不绝。

“只有不断加强自己的知识及技术储备,才能把工作干好。”这是凌国峰对自己的要求。为了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他常利用业余时间,翻阅关于汽轮机方面的相关书籍,到处收集技术资料,反复熟读运行规程,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请教。

一有时间,凌国峰就围着机械设备琢磨,从汽机零米、汽机平台,到除氧器、锅炉汽包,他一天不知要跑多少遍。“汽轮机运行有什么问题找国峰阿,只要是找到他,问题就解决了,他可是是我们汽机运行专业的‘活图纸’”,同事小蒋这样评价他。

电厂2×300MW机组扩建工程期间,他凭借所学知识以及丰富的工作经验,主持和参与了《N300-16.7/537/537型汽轮机运行标准》《汽机作业指导书》《7、8机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操作规程》《典型运行操作风险控制手册》《设备故障应急处置手册》等机组运行规程、制度的修编和完善。在编制专业检修规程和技术标准时,他都要一遍一遍的斟酌,一环一环的模拟,一点一点的验证,详细分析各环节关键点。经常有人不理解,觉得有些问题无伤大雅,做法过于较真。他却十分严肃:“电力生产容不得半点马虎,稍不留意就会酿成事故。”他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标准是一件严肃的事情,细节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正是种严谨认真的态度、执着专注的精神,以及对热动专业的满腔热爱,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得到了大幅改善,为开远公司2×300MW机组顺利通过达标复检做出了贡献。

科技创新 实绩诠释“匠心”

科技创新的路上,凌国峰从不停歇,在一个个技术攻关、一项项创新研究中刻苦钻研、勤思善为,“乐”在其中。

“刚参加工作那会,谈不上什么梦想,只是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凌国峰说。

在科技创新、岗位创效的道路上,凌国峰致力于利用热能与动力工程等专业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2019年,首创性在300MW CFB机组上使用“实时动态滑压运行优化技术及调峰运行条件下全冷端系统实时最佳背压优化技术”,实现300MW CFB机组在高参数大流量供热及机组深度调峰运行多因素耦合条件下实时动态滑压优化最佳目标值的在线确定及运行控制策略的优化,为进一步提高机组调峰工况的能效水平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2020年创新性开展“300MW CFB锅炉外置床最佳流化风量与风压数值仿真研究及技术成果运用”工程创新实践,形成一种实现轴流风机运行工作点可视化的方法及系统的技术体系,为大型风机“工作点可视化,提高风机运行效能”提供了新的技术解决方案;2022~2023年在《基于冷、热同供的能源梯级利用节能技术及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及应用》科技创新项目中,主导研发“小差压背压汽轮机+异步发电机发电技术”,实现供热蒸汽在0.26MPa小差压下的能源梯级利用,为供热机组供汽小差压能源梯级利用提供了成功案例。

image.png

此外,改进8号机组锅炉连续排污扩容器与除氧器联通逆止门缺陷,每月节约生产成本5.3136万元;2×300MW机组“循环水泵经济调度”项目,每年节约生产成本23.8894万元……

“凌国峰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和勤于分析、刨根问底的工作习惯,造就了我们技术团队的匠人匠心,他的心里,只有节能降耗”身边的同事都这样评价他。

工作30年来,凌国峰作为第一发明人或参与者,先后获得发明专利4项,发表论文多篇,“循环水泵经济调度”项目,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云南省职工百佳节能减排优秀项目”称号;所在的QC小组,被中国质量协会授予“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薪火相传 匠心守望初心

8号机组锅炉连续排污扩容器与除氧器联通逆止门出现故障怎么处理,如何解决凝结水补水量由25t/h下降至7t/h;如何实现机组运行的灵活性,使2×300MW机组汽轮机冷却由一周逐步降至2~3天,如何更快更好掌握汽轮机运行的技能……”凌国峰正在为青年员工解答疑难问题。

好手艺,不怕外人学;好技术,绝不留一手。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在多年的工作中,凌国峰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和工匠精神,他不仅注重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还充分发挥一名高级技师的“传、帮、带”作用,积极培养团队成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毫无保留地把多年来累积的经验传授给同事们。在生产现场遇到各种问题,他也总是第一时间帮助大家解决,还会利用碎片化时间主动向大家讲解理论和操作知识。

image.png 

在他的带领下,身边的同事无论是在工作效率上还是在技术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培养出更多的技术骨干,让“匠心”无限传承,在平凡岗位上谱写出不平凡的赞歌。

“你不知道,凌国峰师傅的工作技能没得说,理论知识更是没得挑剔。每次大家遇到技术方面的问题,他都能及时给予解答,简直就是汽机专业万能宝典。”同事激动地说道。

从业30年来,他带出的徒弟有管理人员、值长、班长……都成为不同岗位的上行家里手、技术能手,电力生产的中坚力量。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在荣誉的光环下,他没有骄傲,依旧勤奋踏实地耕耘 无怨无悔地奉献。凌国峰常说“做好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的坚持,我们搞技术的,就要抓着技术不放,技术,永远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打铁要靠自身硬,爱国爱企不是吹出来的,是在岗位上干出来的。”

正是凭着这种一丝不苟、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甘做基石、以己度人的无私精神,30年来,即便困难重重,凌国峰前行的脚步也从未停止,他始终把一颗心、一腔情、一片赤诚奉献给国家能源集团,泰献给电力事业,凌国峰始终坚信,对极致的每一份坚持都不会白费,对工作的每一份热忱都不会无用,只有将“工匠精神”倾注于工作中,拥有一流的技艺,才能更好的应对新的挑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诠释着人生价值,书写出属于当代电力人的坚持和荣耀。为全面建设世界一流清洁低碳能源科技领军企业和一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