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喜欢“瞎折腾”的创新达人
变电站内的众多设备各司其职发挥着作用,又相互协作共同维护着电网的正常运行。如果把这些设备比作人体的各个器官,那二次设备就犹如人体的神经系统,细微而重要。对于继电保护专业工作人员,每天通过设备传递出的数据来诊断设备的健康状态,丝毫不能马虎。面对这复杂又需细致的工作,22年来,李辉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力求工作的精益求精。
李辉刚参加工作时,大家都认为他不安分,喜欢“瞎折腾”,特别是当时的老班长张美刚师傅,他对李辉的“创新”总是不放心。1997年的时候,李辉还是学徒工,跟着张师傅去做主变差动保护试验,过程中反复停电3次,试验非常麻烦,李辉就开始琢磨如何改进,但张师傅告诉他教科书上都用这种方法,就别折腾了。
李辉对此进行了理论计算、数据分析后,对“教科书”发起挑战,以“试验电压法测量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向量图”为课题开展了大量试验工作,突破了上世纪90年代测试仪表的羁绊,解决了利用380伏试验电压取代110千伏系统电压测试主变差动保护的难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电网运行安全性。
在妻子眼中,李辉同样是一个不顾一切,喜欢“瞎折腾”的老公。李辉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研究,在1998年花1万8千多元钱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在当时是昆明供电局第一台私人笔记本,那个时候他正准备结婚,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未婚妻还跟他开玩笑,让他找笔记本结婚去。有了这台笔记本电脑,李辉把昆明供电局所有变电站的图纸资料都放到电脑里,随时学习,随时查阅。当时,李辉经常到正在施工的变电站工作,结束一天的工作,他就喜欢往电缆夹层跑,因为那里空间狭小,不受大家青睐,格外清净,他用空电缆盘当桌子,打开电脑就开始学习。
“技术资料是我们专业人员的眼睛,它可以擦亮我们的眼睛。”这是李辉常说的一句话。他通过各种途径从同行、设备生产厂家、专业技术人员、老专家手里收集到了昆明供电局二次设备的几千份技术资料,很多兄弟班组的专业人员经常来找他借阅,他总是有求必应。通过参阅他提供的专业技术资料,同事们完成了许多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
工作中,李辉靠着这股不断琢磨,大胆创新,热爱钻研的劲头,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针对原有的测电笔不能满足强光环境下测试工作的要求,李辉用晶体管电路制作了“灵敏声光电笔”,提高了调试工作效率,解决了实际问题,并获得国家专利。在运行中检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特性,进而判断二次回路的接线正确性是一个专业工作难题,国内外都没有先例。李辉主动请缨带领他的团队经过两年的时间历经三次方案的重大改变,近百余次的失败终于攻克这一技术难题,为企业配网的安全运行创造了极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获得多项国家专利。李辉带领QC小组以“用试验电压法测量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向量图”为课题开展了大量试验工作,解决了主变差动保护在新投产时经常需要停电改线的问题并获得成功,大大地提高了新安装主变压器保护在新投运中的工作效率和保护运行安全性。
李辉说,工作不能光说不练,更需要实实在在去做,每一次看到创新成果给身边的同事提供了便利,带来了工作效率的提高,为企业创造了价值,心里就充满了喜悦,充满了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