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做一线科技创新“排头兵”
—— 国投云南大朝山水电有限公司中央企业劳动模范 王学文
2017年8月,国投云南大朝山水电有限公司(简称“国投大朝山公司”)以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王学文同志为示范,成立“王学文劳模创新工作室”,并于2018年11月正式被云南省总工会授牌。
匠心如一,薪火相传
王学文现任国投大朝山公司生产管理部经理助理兼电气二次专工,曾先后获得“国投大朝山公司先进生产者”“国投集团优秀共产党员”“国投集团劳动模范”“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等荣誉,翻开王学文的简历,一个个荣誉熠熠生辉。
1994年7月,王学文从重庆电力学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专业毕业,从继电保护专责干起,随着工作时间的累积,他对设备的每一道工序从理论基础、工作原理、操作参数等内部相关逻辑了如指掌。2003年,王学文走上自动化组主管岗位,带领班组10余名青年员工担负起大朝山电站所有二次设备的检修维护、故障应急处理和技术更新改造等工作,年均参与机组大小修7台次,消除重大缺陷200多条,完成技术更新改造100多项,为电站安全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王学文在检查设备
长期以来,他始终认真贯彻公司安全生产工作部署,把安全工作要求落实到检修维护、故障应急处理和技术更新改造等日常工作中。在其带动下,班组NOSA安健环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班组建设等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并能持续改进、不断创新。自电站投运以来,王学文带领团队在设备缺陷、技术改造,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方面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消除220kV线路重合闸回路、主变高压侧接地刀闸位置接点等重大设备隐患,并完成500kV安全稳定控制装置、500kV双回线路保护及电抗器保护装置、500kV/220kV联络变压器保护装置等关键设备的更新改造,使电站自动开停机成功率和保护装置动作成功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为国投大朝山公司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基础。
技术交融,百花齐放
走进工作室,房间里传来激烈的讨论声,可以看到,桌子上堆积着课题攻关资料,展柜里陈列着创新工作室这些年来取得的创新成果。“王学文劳模创新工作室”以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王学文为带头人,致力于水轮机转轮优化、设备可靠性研究、技术监督经验总结、监控仿真技术等工作。工作室现有“技术创新小组”2个、班组创新工作室5个,参与成员79人,占国投大朝山公司员工人数约46%。通过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深入协作,工作室集聚各项优质资源,形成多部门、多专业、多人才的框架结构,促进工作室发展。
王学文劳模工作室内交流讨论
根据国投大朝山公司年度科技创新方案所列课题,技术创新小组拟定两个活动方向和18个具备研究基础的子课题,按计划开展技术创新小组活动,撰写了涉及水轮机转轮优化、设备可靠性研究、技术监督经验总结、监控仿真技术等内容相关论文13篇。近三年QC成果获各级表彰34项,“五小”创新成果获全国水电运维检修优秀成果11项;电气班获评中国水电质协质量信得过班组,五个班组获评云南省电力行业质量信得过班组。
国投大朝山公司2023年科研投入约为3%,与东电、昆明理工大学共同推进“新型电力系统高比速混流式水电机组宽负荷稳定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科研项目,已完成首台机组(5号机)转轮优化,优化后的新转轮在压力脉动控制、结构强度、效率等方面均实现技术进步。项目的顺利推进,解决了机组空载运行工况不稳、稳定运行区域狭窄、转轮裂纹等问题,减小水轮机压力脉动,改善机组的振动、摆度,为同类型水轮机组相同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靠的借鉴方案与思路。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组织国内水力机械权威专家对“新型电力系统高比速混流式水电机组宽负荷稳定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为国际领先水平。
王学文现场督导工作
由于工作的繁忙和环境艰苦,王学文在亲情与事业上做出了更多的牺牲与奉献。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全身心投入到国投大朝山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用他良好的职业素质、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赢得了员工及同行的赞誉。
“科研工作就是复杂的事简单做,简单的事重复做,重复的事创新做。我们需要打好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相结合的这张牌,这是企业增强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工作三十余年,王学文一直扎根在滇西南大山深处,他将一如既往地在钟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为科技创新贡献更多智慧。
荣誉证书